首页 > 财经 >

科普 沿海潮滩垃圾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3-09-02 09:24:52来源:
科普|沿海潮滩知多少  

斗龙港潮滩垃圾调研实践团

一、潮滩

潮滩是细颗粒沉积物在潮流为主导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宽阔而平坦的浅滩。它处于陆海交接的过渡地带,受海陆交互作用,是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带,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滩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固存蓝碳、海岸防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潮滩也是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由于缺氧性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潮滩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各类功能。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1/ba3d5539c1c90002dfd45371e14dec7d.png

图一 江苏斗龙港港潮滩图

潮滩是脆弱的生态敏感区。近些年来, 潮滩系统遭受着人类活动扰动、风暴潮频发、流域沙源减少综合方面影响现了淤积速度变缓岸线侵蚀、盐沼死亡等潮滩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我国已实施了相关生态修复工程, 例如利用人工补沙、翻耕、种子库、幼苗移栽等方式增加潮滩宽度、改善潮滩环境

二、潮滩生物

随着研究者对海岸动力地貌过程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潮滩的生物变化并不简单的是物理地貌变化附生现象,它们在整个潮滩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篇科普推文旨在引领读者了解潮滩常见的动植物。

(1)、丰富的动物

潮滩的生物种类繁多, 而大型底栖动物以棘皮动物、软体动物、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它们对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在大尺度上是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盐度则是小尺度上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 底栖动物的物种分布与温度、盐度、底质、等非生物因子以及植被、种内种间竞争等生物因子人类活动有关

【蟹类】

实践调研团成员走在潮滩上时,可以观察到很多的螃蟹。当成员靠近时,它们会迅速地躲进洞穴。潮滩上的蟹类体型普遍较小,据笔者亲眼所见最大的也不过4、5cm,可小小的螃蟹在维持和促进潮滩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中却发挥着大大的作用,可谓是一大“功臣”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1/ab87cf070296e82dc6223708beffaffb.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1/6d55cd7e155471647fd6a3f159d4f7ab.png

图2洞穴数量繁多

图3蟹类多为营穴居生物

挖掘的一个个小洞穴就至少有3点用处:

1、形成了优先排水通道, 也增大了潮滩表面积, 促进了土壤内外水气循环, 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2、增加了土壤蒸发速率。3、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 , 增加了氧化反应加强了硝化作用

此外蟹类的食草性行为加速了叶片的降解速率,毋庸置疑,蟹类的生命活动对潮滩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湿地系统演化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f5a638cc957993166657100b1aa5823c.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1/f9f3e675c20864c11f1a393b79e58eb0.png

图6蟹类的洞穴与盐沼植被

【弹涂鱼】

弹涂鱼,俗称为“跳跳鱼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陆地上,是许多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曾将其收录其中,但其实它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更“绝”的本领:在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跃!它们可以在滩涂上跳跃着前进,甚至可以在水面上“蜻蜓点水”,用“凌波微步”去到对岸!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6337327f0dcb61e8e8ff31a19bf3ad0d.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4101020237834a79785fc5d8187d26ff.png

图7弹涂鱼在泥滩

图8弹涂鱼的胸鳍和尾鳍

弹涂鱼蹦跳的秘密藏在它的胸鳍和尾鳍,它们还用内鳃腔、皮肤和尾部为呼吸辅助器。只要保持身体湿润,它们就可以较长时间露出水面生活

【泥螺】

下图是某种动物的在潮滩上留下的“神秘”移动痕迹,读者能猜到是什么动物吗?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ae4eae4b2540543eada77f275005f16f.png

 

图9神秘的移动轨迹

 

对,没错!它就是泥螺!它们的壳细长且伴有螺纹,平均不过2、3cm。泥螺栖息于内湾潮间带泥沙或沙泥底,底栖硅藻丰富的海滩上,对盐度、温度适应性强,严冬酷暑均生长良好,但不适于风浪大、潮流急的海区生活。

(2)、植物

接下来笔者要介绍的是素有“生态系统工程师”之美誉的盐沼植被!正是因为它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能改变生存环境使之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能力而获此殊荣!它们可以通过其根、茎、叶来消减水动力、拦截泥沙、固定泥沙等生物-物理效应,可以有效地促进淤积、提高床面高程,进而改善其生存环境;反过来水动力、沉积等物理扰动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盐沼植被的生长动态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米草属草本植物,它们可以成长到2m,它既可以自花传粉又可以异花传粉且高度的耐盐、耐涝等强大本领,使它能够成为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的优势物种互花米草于1979年被引入我国并率先在福建省罗源湾试种成功,1983年在江苏沿海各市县均试栽成功。互花米草入侵初期主要依赖种子和实生苗的扩散和定植,定植成功后的零星互花米草能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充分占领光滩,从而实现入侵。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d34d82894961502dd91b35913564569e.png

 

图1实践调研团与斑点分布的米草

 

互花米草虽然属于外来物种,但也不可忽视它保滩促淤功能近年来,互花米草的治理工作已在我国各地开展,但由于其强大的生长繁殖能力及治理措施的局限性加大了入侵风险评估和管控的难度。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盐地碱蓬在与护花米草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往往只能在滩涂边缘零星地分布,它们高度普遍较矮小,最高不过半人高度。潮滩环境因子对碱蓬密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盐度、高程、中值粒径、平均流速、含水率、平均有效波高,对碱蓬株高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高程、盐度、中值粒径、平均流速、平均有效波高、含水率。有趣的是,碱蓬不仅仅呈现出绿色,也有黄色,红色等!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99615d07fecece7b2139a55f51bee287.png

 

图15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碱蓬

 

三、潮滩物理地貌

盐沼潮滩中上部分布着耐盐植被,中下部一般为光滩,盐沼滩与光滩的交界处通常被称为盐沼前缘。海岸系统中,水动力、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化过程交互作用下可形成丰富迷人的地貌形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71de27655469ec65ff00f5ba48c8bff4.png

图17 盐沼潮滩特征与动力过程示意

【潮沟】

受水动力、泥沙特性和植被情况等因素共同影响,潮滩上常伴有潮沟发育,有时可形成壮观、复杂的潮沟系统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9db801e91df0e490f9eab544616c4ac8.png

 

图1潮沟与蟹类、弹涂鱼

 

潮沟作为潮滩上海陆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是潮水和泥沙输入与输出的通道,多呈树枝状、矩形状、平形状或羽状等平面形态结构在水文连通、物质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光滩】

没有植被分布的潮滩区域。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fc3fd6ecc3d3a5bbe25dea9a21dbbd36.png

 

图2日出时的光滩

 

【垃圾条带】

在沿海地区,各种生活垃圾、渔业用品等被丢弃到近海或海洋在洋流、潮汐、波浪、风暴潮等水动力作用下被输运到海岸区域,在涨潮和风暴作用下搁浅在滩涂盐沼区域由于大量垃圾的堆积、覆盖和压迫,或者垃圾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使盐沼植被出现了退化和死亡。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902/9333fdfa465071810e93c5fc7406fb6c.png

 

图2垃圾条带1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从遥感影像上可以观察到江苏沿海已形成了达几百公里(200公里约等于500圈标准操场)的盐沼死亡条带

【围垦区】

围垦会全部或部分隔绝工程区内外的物质交换,改变局部的海岸地貌,影响工程区附近潮滩的波浪、潮流等水动力条件,进而影响泥沙的沉积分布与冲淤变化趋势,最后导致工程区附近潮滩的剖面形态、潮沟等地貌发生变化,且这些影响在工程区附近最为明显。此外,通过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围垦也会促进潮滩盐沼生物的演替,形成垦区内外不同的植被演化特征。

四、结语

笔者所在的实践调研团对丰富的潮滩生态系统充满了好奇,但在进一步探索它的奥秘之前我们也应该好好地保护它。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华科普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华科普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